这一天,也是古人的情人节。
由于上元节是元日之后,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满月之夜,因而别具意义。
贺兰娆娆作了初一,狄家窈娘便作了十五,狄阁老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到了他这岁数,对于自己,已经无所求了。
所希望的,只是儿孙们能幸福。
而儿孙们中的男丁,狄阁老一直秉承着功业自己挣、本领自己学的理念,不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为他们铺路。
可女子则不同了,尤其是他的掌上明珠窈儿。
上元佳节,窈娘入宫。为今年的上元又平添了几分喜庆。
咱们这位淑妃娘娘其实年纪不是太小了,可是看着实在不大,因此唐治也是格外地怜惜,和风细雨一般的洞房花烛之夜。
饶是如此,狄窈娘也有些吃不消他。
要不是顾着大家闺秀的体面,第二天真要扶墙而行了。
……
今年对朝廷来说,改国号、建元、立后、纳妃,全都顺利完成了。
出了正月,五弦、七思两位婕妤又给皇帝新生了两个孩子,一男一女。
许元睿也正式认祖归宗了,改名唐睿。
从名字上,大家便知道,他大概率是与太子之位无缘的。
不然的话,他原本叫许元睿,改名唐元又如何?
但元,就是始,是一,这会给人一种很丰富的联想。
显然,皇帝陛下是不想让人产生这种联想的。
许诺对此当然不在意,她知道,就算自己有江南士族背景,除非正宫皇后没有子嗣,否则她的儿子机会也不大。
其实,他们都误会唐治了。
唐治压根儿没想那么多,他只是单纯的……觉得“睿”更有逼格。
将来谁做太子,唐治还真不想按照自古以来的规矩,立长立嫡。
自古以来,之所以立长立嫡,全然是历史朝代权衡利弊后,做出的最好选择。
不然的的话,哪个皇子都有机会,已经立为太子的也随时可能下台,大臣和外戚就会各有拥护,兄弟手足之间就会勾心斗角,对社稷的伤害太大了。
与其如此,哪怕嫡长蠢笨一些,那也还是得立嫡长,让所有人没得争,断了念想,那么,一任庸碌的皇帝造成的危害,也小过皇子与大臣、外戚们整天的内耗。
但,唐治是过来人,他有办法啊。
雍正的“秘密建储”制度拿来用就行了。
皇储?早就立了。
是谁?不告诉你。
大臣们谁还敢提前抱大腿?抱错了莫如不抱,专心国事算了。
皇子们也没得争了,储位早就定了,但是是谁,不清楚。也许就是你呢,你上窜下跳的,想把到手的皇位弄丢了?又或者,你和三哥斗一个两败俱伤,最后却冒出个十八弟来做皇帝?
到时候,他也弄一份秘诏,放在万象神宫高高的匾额后边,大内高手日夜看守。
立储文书一式两份,一份放在“建储匣”里,藏于万象匾额之后。一份皇帝随身携带。
皇帝大行之后,由顾命大臣将两位秘诏取出,对照验看,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继承人。
不过,他春秋正盛,这事儿不急。
再说,娃娃们还小呢,只认得他娘的奶,这个时候能看出谁将来有出息啊?
但这制度,他是打算从他开始,建立起来的。
这才是为长远打算。
如今,唐治已经有了两子两女。
唐睿、唐甜、唐谆、唐欣,两位小皇子,两位小公主。
而小谢和孟姜,肚子也在一天天变大。
孟姜虽比小谢晚中招了些天,奈何人家数量取胜啊,所以这肚子可不比小谢的小。
与此同时,凝清和如露也已有了喜,皇家人丁兴旺。
于是,立储之外,这些皇子们的未来,唐治又开始思考上了。
他会算账,是不会干出老朱那种爱护子子孙孙所以定出来的办法的。
哪怕是亲王,爵位也是逐辈递减的,直到变成平民。
他可不想皇子皇孙遍天下,全都当米虫。
这个时候的科考,是每年举行一次的。
每年都是在秋季举行。
因为三月举行,很多远地方的士子,还没过年,或者刚过年,可能就要从家里出发了。
你总不能大过年的都不让人家一家团聚吧?
但是,开恩科时间就不固定了,你要是实在不想错过家人聚会,今年本来也还有一次科考的。
那介,叫“正科”,这种因为特大喜事,皇帝特旨增加的,叫“恩科”,皇恩浩荡!
因此,许多进京赶考的士子,一来就没打算考完就回去。
那些道儿远的,如果没考上就回,刚到家就得又赶回来准备秋闱了。
所以,三月份的恩科之后,没有考中的士子们,很多都留在了京城苦读,打算秋闱再战。
有鉴于此,唐治让户部筹措了一笔钱粮,给他们其中家境困难的,发放些钱粮。
这是德政,顿时让新皇帝大大地收获了天下士子的人心。
以唐治一贯喜欢搞大动作、折腾人的脾气,天下人都以为唐治称帝之后,会大刀阔斧、各种变革,而这也正是楼士德、狄阁老等人所担心的。
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在治理国家上,唐治深知若操之过急,就算是好心,也能办成坏事儿。
因此,唐治一改风格,变得极其稳重起来。
商税农税方面的改变,已经有了陇右做实验田,他是迅速推行了新制的。
农业方面,他鼓励革新,但并没有大动作。
那是关乎大家能否填饱肚子的事儿,必须慎之又慎,谁敢乱来?
不过,唐治一直在坚持科举的完善与改进。
从内容到程序,不断地调整,不断地改进,不断地巩固。
工科、术科、农科等纳入了科举入仕,那么将来,就会有很多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官员。
这些学科受到重识,自然也就会有越来越多这方面的人才涌现。
到那时候,唐治能想到的那点简单的玩意儿,和他没想到的或者不懂的东西,自然会有这些专学之人去改变。
所有这些方面,都离不开科考对世人的影响。
最初发明科举的帝王,本意只是为了和士族争夺对天下的控制权。
解决士从哪里来,士由谁决定的问题。
到了唐治这里,他霸道地添加了许多学科成为正科,将能改变的,将是天下的未来。
而且,他凭着个人意志建立一些新政,很可能在他生命终结之后,人亡政消。
但是,以科考的内容为引导,改变整个天下,那对未来的改变,才是不可逆的。
所以,前五年,唐治将国家大政,交由几位宰相们处理,他自己主抓的就是科考。
五年六科,培养了大批天子门生。
第六年,就是工、术、律、农等学科加入正科的第一次科考了。
这六年来,执着于旧学的,已经拼命考了六次,还不中的,大部分也都灰心丧气了。
参加新科考试的,都是六年来除了道德文章,兼习其他正科的学子。
未来,将在他们手中改变。
……
这五年中,唐治虽然主抓文教,但是对于军事的改革,一直在进行铺陈与疏导。
朝中有楼士德、蒙寒空坐镇,陇右的李家成了唐治的忠犬,卢家彻底败亡,贺兰家和杨家是皇帝的铁杆,军队已经牢牢控制在这位年轻天子手中。
在第七年的时候,唐治着手对各地节度使进行改革了。
陇右顾沐恩、河西赖观复,是率先响应朝廷的。
唐治将陇右、河西两地节度使,改成了类似军区一样的存在。
节度这个职务,还是节度,但军政财民法分开了,军就是军。
以前只所以一揽子交给节度使,是因为一逢战事,战区长官必须拥有对地方上一切管辖权,否则来不及请旨,来不及调拨,会出问题。
唐治不是简单地改回去,他对于这些特殊地方的各种制度也进行了改良。军政财民法是分开的,战时当地升级为战区,各方面官吏,俱皆听从节度使调度。
但是,这些官员的任免,完全控制在朝廷手中,战事一旦结束,这些人与节度使的从属关系也立即结束。
同时,节度使也不能专职于一地,甚至干了一辈子,亲信遍地,不是他的儿子继承节度使,就要出乱子的情况也不能出现了。
最多八年,节度使必须轮换。
一系列的制度,既保障了节度使的权力和地位,又最大程度地削除了隐患。
这个时代,敢于造反的节度使本也没有几个,如今朝廷又是蒸蒸日上,国力益加雄厚,谁敢对抗朝廷。
况且,赖观复、顾沐恩,还有江南节度贺兰崇胤,还都干的有声有色,唐治的军事改革,自然也就无比顺利了。
江南这边,遵照唐治的吩咐,顾沐恩把绝大部分精力,用在了建设水师上。
前期的时候,这么烧钱,其实阻力是很大的。
朝野都有大量的人反对。
但是在第五年的时候,唐治觉得是时候把水师拉出去遛遛了。
水师这一趟出去,可不只带着劲弩长矛,还带了江南士族派出来的大批精明的商人。
在第六年五月中旬的时候,船队回来了。
走了半年的船队,带回了如山的财富。
一切杂音,瞬间消失。
这个年代,可没有什么腐儒,而且恩威抚远的理念,是深入民心的。
既然出海大大地有利,江南很多的反对者,立即变成了疯狂的拥戴者。
唐治走出去的计划,也顺利开始了。
对于水师的强大,唐治倒不担心。
水师再强,也离不开陆地,久离陆地的话,只能萎缩成海盗。
于是,他开始放心地把目光投向了西南。
这几年,由徐伯夷、息夫人、被唐治热情挽留,迟迟不能回叶茹,已经死心踏地的洛昂达,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针对吐蕃的计策。
这些计策,是颇为见效的。
在唐治登基第八年的时候,吐蕃发生内乱,他们的王被叛军驱逐,不得已向陇右求助。
陇右顾沐恩、河西赖观复早就是参与了针对他们计划的边陲将领,于是他们立即汇合叶茹出兵,以帮助吐蕃王平叛的名义,杀了进去。
前朝大炎立国之初,天下仍乱着,唐治的先辈曾经付出重大代价,向吐蕃借兵。
彼一时,此一时也。
现在的吐蕃,重复了大炎的故事,却没有赢来大炎的结局。
本就渐渐失去权威控制的吐蕃,随着唐军的杀入,立时土崩瓦解了。
早就脱离的叶茹,率先奉遥在神都的洛昂达为王,自立了。
其他四茹,立即有样学样。
吐蕃王的本茹,在他归来之后,居然还分裂成了三个,其中两个分别与叶茹和另一个茹结盟了。
吐蕃一时间竟出现了八个王。
而这八个王手下的领主们,有些实力强大的,被控制不严的,还在效仿他们曾经的茹本,继续玩自立。
吐蕃王朝的崩溃,让这片土地上曾经极其强大的一个帝国如昙花一现,前后不过百余年,从此不复存在。
唐治觉得,是时候让洛昂达回去了。
洛昂达三位夫人,都已成了气候。
如今洛昂达回去,纵然他们是夫妻,叶茹也会撕裂成四个派系。
而且,唐治打算让旦增喜绕一起回去。
这几年来,旦增喜绕一直在他身边做司言女官。
司言女官是息夫人息尚宫手下第一女官,掌宣传奏启。
所以唐治接见大臣,拟定条陈、批阅奏章,她都是侍奉在侧的。
在这个过程中,耳濡目染,旦增喜绕学习了很多的政略知识。
唐治有信心,她所掌握的政治斗争的手段,在叶茹那个粗犷的游牧势力中,是有降维打击的作用的。
但,旦增喜绕不肯走。
已经出落成大姑娘的旦增喜绕理直气壮地看着唐治:“臣一直追随在陛下左右,陛下应该清楚,臣对陛下的心思。”
旦增喜绕红着脸蛋儿,但是草原儿子,胆子就是大。
“陛下如果让臣回去,臣就回去。臣跟陛下可是学了不少东西,陛下应该相信臣的本事。别看人家是个小女子,给我十年功夫,我能一统吐蕃,陛下信不信?”
旦增喜绕杏眼圆睁:“陛下还要让臣回去吗?”
唐治大怒,这丫头,果然是不能惯的,三天不打,上房揭瓦啊她!
唐治哪里是能容得她嚣张的人,再说,如今的唐治,武功那是何等的高明?
当下,他便与旦增姑娘约定,月圆之夜,紫禁之巅,公平一战!
是夜,唐治便使一杆大枪,唐家枪法,有虚实,有奇正,有虚虚实实,有奇奇正正。其进锐,其退速,其势险,其速疾,不动如山,动如雷震。
一杆大枪使开来,忽急忽缓,急急缓缓,缓缓急急,刚矛并济,什么金鸡乱点头,枪挑铁滑车,一杆霸王枪,大开大合,刺,戳、点、扫、挑;格、拨、架、挡、淌,攻防一体,所向披靡。
旦增喜绕被打服了,再也不敢冲唐治瞪眼睛了。
不过,叶茹她当然也是不用回的了。
……
开元十年,秋。
九月鹰飞,天高气爽。
唐治成为皇帝以后,第二次出京了。
这一次,他去的是陇右,因此所带的,便也只有杨家四位嫔妃和李其瑶李妃。
此去陇右,是因为那打不死的小强裴甘丹竟然做了室韦的驸马,领着室韦铁骑,杀回了北方。
南无吉万马为先锋,连战连捷,北鬼方王太后卢雨婷与王叔亚父扎鲁克,护着尚是少年的鬼王马尔丹被迫弃了王城,带着卢阮、萧千月等大臣逃入了草原。
茫茫草原,追索不及,裴甘丹便也并不恋战,悍然又向南鬼方去杀。
先打老婆,再打老爹,裴甘丹倒也真是威风。
钓鱼达人、躺平大师达弥皓眼见右大相塞诺也是闻裴甘丹之名而丧胆,于是丝毫也不介意吐蕃王求援的下场,也向大唐求借救兵了。
唐治现在的国力,是能一统鬼方的。
但他知道,无论是鬼方还是吐蕃,对现在的大唐来说,夺过来就是累赘,除了成为趴在大唐身上吸血的蚂蝗,一点用处都没用。
这种毫无所得,只有付出的举动,是注定不能长久的。
就算是在他的时代,他能坚持驻军那里,等他的儿孙继位,国力也会不堪重负,再次被迫放弃这里。
什么?为了一千年后的人,牺牲这一千年人的利益?
你觉得可能吗?
唐治从教育上,在改造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和思想,海上丝绸之路,正舟楫如云,往来不断。
他接下来的重点,是在西域。
那里是重现陆上丝绸之路光芒的关键所在。
唐棠已经嫁给了迦楼罗,成为了西域的一个王妃。
敦煌现在已经被他牢牢控制,这就成了他在西域的两个稳固的根据地。
他打算再用两三年的功夫,以罗克敌带着歌舒瀚等一批年轻小将,重建安西、北庭两大都护府。
如果他为当下,为后人做了这么多,后人还是没能力在有条件控制这两片地方的时候去控制它,那你留给他的家底,都能被他败光,留再多又如何?
所以,唐治的策略与对付吐蕃一样,让他们始终内耗着,并不一棒子打死。
因此,唐治抽调了胡天一部、胡不凡部、李嗣业部,前往南鬼方赴援,并且,去为北鬼方解围。
本来,这件事对现在的大唐来说,只是一件小事,还真不需要唐治出巡,坐镇陇右。
不过,天子静极思动,想来也就来了。
反正,楼公已经去世,狄公已经颐养天年,朝中也没有哪个老臣够资格对他指手划脚了。
天子此行,还真是来出游的,他去了渭州杨家,如果是想就近遥控北疆战事,他该去天水才对。
杨家自然是无比荣光,帝王女婿登门了嘛。
杨家老少,也是纷纷来见天子。
已经做了兵部职方司郎中的杨玄琰也是伴驾回乡的,这时领了妻女上前觐见天子。
杨紫陌看见那八岁少女,生得粉妆玉琢,笑道:“这就是玄琰的女儿,常听你夸,果然俊俏可爱。”
杨雪迎笑道:“这孩子生得伶俐,一见就招人喜欢。陛下,睿儿才有两年也该纳妃了吧,你看玄琰家这孩子如何?”
唐治笑道:“玄琰,你这女儿,年方几岁,名叫什么?”
杨玄琰忙道:“小女年方八岁,名叫玉环。”
唐治一听,脸色大变。
众人见了,顿觉诧异,但谁也不敢询问,皇帝为何攸然变色。
接见完杨家一众人,唐治便悄悄嘱咐息尚宫:“你给朕记着,杨家玄琰之女玉环,朕的几个皇子,谁也不许与之缔结姻缘。”
“是,臣记住了。”
唐治虽不迷信,大抵还是有点含糊的。
这个名字,这个身份……,还是彻底跟她切割清楚了才安全。
但,他的交代听在息夫人口中……
杨家玉环,明明是个美人胚子,长大了也不会差,又是出身世家,做个王妃,门当户对啊,陛下为何不许?
难道……
息夫人便暗暗记在了心中。
……
唐治出巡陇右的时候,令月公主一身道人打扮,出现在了蝉鸣寺。
当初,唐治没有让她死,但以她的高傲,也羞于再以旧身份见故人,从此便孑然一身,游走天下了。
她不肯再见杨将军,虽然她也知道,杨将军一直在找她。
但,她宁愿让杨将军以为她死了。
她纵然喜欢了一个人,她也是高高在上的公主。
她无法适应,去做一个寻常的妻妾,随侍在他身边。
哪怕,那个男人她是喜欢的。
这种身份、关系的转变带来的屈辱感,她无法承受。
这一日,她游到了放州,忽然想到了关押二哥一家十年的蝉鸣寺。
一个入山时不到十岁的少年,出山后,如何便有那么老辣的手段,连她都栽在了他的手上?
这个谜团,她多年来一直不解。
难道,真的是天纵其才?
蝉鸣寺死过人,自唐仲平一家人回京,这里就荒废了。
此刻残垣断壁、蛛网密结,一片凋零。
倒是后院儿的树木,愈发地葱郁了。
其中一棵古桃树,似乎曾经遭过雷击,黑黑的炭化的树干上,竟然也冒出了新芽。
令月公主撑着伞,顶着淋漓的秋雨,站到了那棵生命力顽强的古桃树下。
轻轻抚摸着那朽木新芽,这老树尚且能死而还生,可我这一生,却是只能如此默默无闻了。
正感慨间,突然一道惊雷从天而降,正劈在那棵古桃树上。
一道电光火珠闪过,令月公主的身影消失不见了。
正从破败的廊下走来的一个俊逸无须的僧人,亲眼看到了这一切,不禁惊愕地张大了嘴巴。
他是唐停鹤,如今的青灯大师。
安国寺的僧众暗中监视了他两年,青灯就只是青灯,再也不可能翻起一丝浪花的时候,他也就自由了。
于是,他想回朔北去看看,一路化缘,一路北行,来到这放州时,想到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唐治,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,于是,他便信步上山了。
结果,被他看到了不敢置信的一幕。
他匆匆跑到那棵正燃着火的古桃树下,不见了,那个女道人,真的不见了。
他刚刚明明亲眼看见的!
就算遭了雷击,也不可能化成飞灰啊。
更何况,他连灰都没看见。
那个女道人,被劈没了?
青灯和尚大受震撼,他完全不能理解,究竟发生了什么。
从此,蝉鸣寺又有了主人。
一个叫青灯的和尚成了这座荒山野庙的住持和尚,就此长住了下来。
几年后,他还收养了几个孤儿做徒弟。
徒弟们发现,他们的住持师父一到雷雨天气,就会跑到后院儿一棵被雷击而死的古桃树下转悠,还常常念叨:“难不成,还要等枯树发芽?枯树什么时候会再发芽呢?”
……
对于发生在放州的令月消失这件事,唐治并无所觉。
他说放人就真的放了,并没有派人盯着姑姑。
他相信令月的节操,失败了的令月,一向高傲的令月,是没有勇气去面对曾经的自己的。
唐治出巡陇右,是踏着入冬的第一场雪回的神都。
刚刚回到宫中,小高公公就捧着一口匣子蹑手蹑脚地到了他的面前。
“陛下,五凤楼下,有人求见,说陛下见了此物,就会见她。”
正躺在浴汤里闭目养神的唐治诧然张开双眼。
他是皇帝耶,居然有人用这种方式见他?
唐治抬手打开匣子,手下人当然早就检查过的,倒不用担心有什么毒药暗器。
匣子打开,黑丝绒的缎面中间,端端正正地嵌着一枚核桃。
核桃上,有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钱!
(大结局)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八零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莫若凌霄更新,第734章 流年,时光未央(完结)免费阅读。https://www.ensotemple1.com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