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零小说网>历史小说>中国道教也有趣>第八十二章 周太谷:太谷学派 以道补儒1
  下面要讲的这个人可能很多道友都没有听说过,他叫周太谷,不过刘鹗这个人估计很多道友应该都知道,著名的《老残游记》就是他写的嘛。那么刘鹗和周太谷有什么关系呢?周太谷有个高足叫李光炘(字龙川),刘鹗就是李光炘的弟子。周太谷创立了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儒家学派——太谷学派,可能有道友会问,开创儒家学派的人为什么要讲?因为前面提到过,太谷学派比刘门更具宗教性。

  姓名:周穀,字太谷、星垣,自号崆峒子

  籍贯:安徽池州石棣(安徽南陵县一带)

  出生时间:1762年

  去世时间:1832年

  主要著作:《周氏遗书》(门人尊为圣经)

  周太谷的早期生平史料非常少,也比较零散,七拼八凑起来大概就是家里有点儿钱,不,应该是很有钱,老爸死得很早,老妈对他非常娇惯。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,周太谷从小就养成了一股骄纵的任侠性情,虽然也读了一些儒家经典、经史杂书,但是对升官发财那一套始终提不起一丝兴趣来。年纪稍大一点,周太谷便喜欢四处游荡,结交些江湖朋友,常听人讲些神仙生活,时间长了就生出了向往之心。有了梦想,心就大了,于是他的足迹越行越远,闯荡江湖的同时,更希望访到真正的神仙。

  江湖上没人知道是哪一年,周太谷在福州遇到了一个叫韩子俞的人,颇会一些道法,对于周太谷来说已是仰止了,于是向他请教一些道术。实际上这位韩先生水平应该是有限,所以周太谷并有没学到什么靠谱的仙术。接下来他来到南昌,遇到了有些佛法的陈少华,于是又虚心向他求教,当然也只是学了一些皮毛。

  韩、陈两位虽然水平不高,但是却为周太谷打开了通向佛、道世界的大门,接触到了儒学以外的另两个系统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周太谷继续四处游历寻访高人,一边细细体悟儒学、佛学、性命之学,领悟其中的关联和要义。

  大概是1796年,周太谷来到庐山,寻真访道,肯定是要去名山大川,风景这边独好的庐山成了他的福地。来到5A级景区后,周太谷心神放松,边走边欣赏沿途美景,突然,前面山壁上刻的几个大字引起了他的注意,“志伊尹之志,学颜渊之学”。这本是周敦颐说过的话,伊尹和颜回是儒家树立起来的安身立命、成人成己的楷模,当年伊尹能捉放太甲,颜回能“孔颜乐处”。

  周太谷在石壁前伫立良久,似有所悟,但终归是抓不住那一点灵感。几日后,终于略有些头绪,感觉如果把它们升华一下,用以磨砺心性,是不是可以从儒学入手,融汇佛、道,参透一门超越先贤的学问呢,这也许就是我所追寻的圣学。从此,周太谷便在庐山住了下来,开始了隐居悟道的生活。

  知易行难,真想有所悟哪有那么容易。苦思两年后,周太谷差点神经了,“反复观思,了无所得”,一直没能提炼出自己心目中的“圣学”。

  当然事情肯定会有转机的,在《窈窕释迦室随笔》中是这么记载的:周太谷到庐山有所感悟后,苦参儒学无果,正苦恼间,来了一个和尚一个道士,二话不说就把他拉进一个山洞里,让他坐在那就不管了。周太谷也没敢乱动,心说这是遇到绑票的了,可也没问我家里有多少钱啊?就这样,周肉票在洞里坐了几十天,也不敢出去,也不敢乱动,就快要忍受不住的时候,前面石壁突然裂开了,里面掉出来一本古卷,上书五个大字“广成子遗书”。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,有了传说中的大人物的遗书,周太谷学习以后“豁然有得”,圣学大成。

  所谓的破壁出书的故事太过玄幻,不过周太谷闭关参悟这件事儿应该是真的。另外,广成子显然是道教的大神级人物,甚至曾被视为太上老君的化身给黄帝传道,对了传说中他还和崆峒山还有点渊源,所以周太谷有一个崆峒子的号,就是这么来的。

  道友们会不会奇怪,一个儒学门派,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儿和广成子拉上关系呢?上面不是说了,传说中广成子不是和黄帝有过一段交集嘛,广成子又没有留下什么著作的,而他传给了黄帝的“至道”,就是“慎内闭外”之道就只能通过黄帝研究了。这里的慎内就是“无视无听,抱神心以静。形将自正,心净心清”,闭外就是“无劳尔形,无摇尔精”,大概就和后世的收视返听相近。这里所说的至道就是太谷学问的根源,是和黄帝和广成子有关系的,现在道友们明白了吧。其实这件事,就给太谷学派提前埋下了道教的一些属性,也影响了学派内部的风格。

  当然了,周太谷后来自称学问是以儒为宗,来源自然就是正统的,“上承四圣,旁道二氏”,揭示“九经四子不显传之秘”。既然是以儒为宗,当然就视自己为儒门正统的,上承的是伏羲、文王、周公、孔子,这就是四圣,二氏就是佛、道,那么周太谷把自己的学问称为圣功就没人敢反对了吧。

  悟道“明道”以后,周太谷在邗江(扬州)一带开始收弟子,传自己的圣功,开创了太谷学派。当然了,当时并没有太谷学派这个叫法,总之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。

  后来韩子俞和陈少华二位也来找他,发觉这位曾经指点过的小友学问已经高出他们太多了,于是转过来就拜他为师。韩子俞后来说:“循太谷之言而习之,或三年,或期月,内可翼圣,外可翼王”,这件事在太谷学派内部被传为佳话

  不过,据街坊邻居们悄悄议论说,周太谷这人有点怪怪的,有好事者就打听怎么回事,热心人就会绘声绘色地讲一遍:“这位周先生经常说自己有神功,能呼风唤雨,撒豆成兵,还前知五百年,后知五百载,总喜欢弄些神神鬼鬼的东西。跟着他的那些门人弟子们经常在院里一坐就是半天,据说是修炼长生不老的仙法呢。”

  为了配合一下,好事者便问:“那有没有听到他们说些什么,也学一点仙法呢?”

  “那还真听不太清楚。讲的什么呢,咱们没文化,也听不明白,听的多了也只记住了一句,我说说你听听,别说是我说的啊。”

  “自然,一定保密。”

  “就是‘炼气辟谷,通阴阳奇赅、符图罡咒、役鬼隐形’,虽然不明白,总感觉好厉害的样子。”

  “还有没有别的,来,抽根烟,再说说。”

  “别的啊,要说这位周先生是有大学问,经常写几首诗,听说读书人都说好。另外周先生的字那是非常好,跟他求字的人可多了。好啦,家里还焖着肉呢,我得走了。”

  太谷学派搞的这些神神怪怪的东西,本来满清对道教控制得就异常严格,时间一长自然会引起官方的注意。嘉庆十九年(1814年),两江总督百龄派人把周太谷抓了起来。周太谷也是个神人,发动了忽悠技能,成功策反了狱卒把他放了。逃出来以后,周太谷当然不敢再明目张胆得到处晃悠了,他躲到了扬州,直到百龄死了以后,又放心地大摇大摆地重新出山。

  道光十一年(1831年),自觉大限将至,周太谷就把两个最得意的弟子张积中和李光炘叫过来,详细安排学派的后事。

  张积中和李光炘是表兄弟,早年曾经和周太谷辩论过三天天夜,被周太谷的学问所折服后便拜在了他的门下,进而成为太谷学派最重要的二代领袖。按照师傅的安排,张积中北上山东去开拓新市场,李光炘则继续拓展南方的市场,大约就是以江苏为中心向安徽等地发展,从此兄弟二人一南一北,挑起了学派的大梁。ensotemple.com

  1832年四月初一,周太谷去世,兄弟二人继续一南一北发展,实质上,此后的太谷学派已经一分为二,称为南宗和北宗。山东一带的张积中为北宗领导,南方的李光炘则为南宗领导。

  先说张积中,他本生于一个大富人家,有关系,有门路还有钱,所以来到山东以后很快就干得风生水起,事业发展得相当红火。咸丰六年(1856年),张积中干脆把家搬到了山东黄崖村,因为当时正是战乱最烈的时期,太平天国嘛,他认为这里是躲避战乱的宝地。为了更好地保护家人和产业,张积中在黄崖山上修了三座石寨,并于咸丰十一年(1861年)把家搬了上去,同时还买了大量刀枪剑戟,围墙上甚至还摆上了火炮,怎么看都有点梁山好汉的感觉了。张积中解释说,他当然不是占山为王,只是为了自保,防止别人打我罢了。

  在山东经营的这些年,张积中在努力讲学的同时大力发展商业,建起来很多交易市场,“千里间,指麾使令,奉若神明”,“从之而去者,渐积至八千余家”。各种文献对当时的人数记载出入比较大,有的说只有数百人,有的则说多达数万人,排除正常的人员流动的因素,几千人肯定是有的。

  时间长了,人多了,总会有些不太好的事情发生。比如张积中曾私下里鼓动刘德培去淄川抢粮,还收拢一些私盐贩子上山,慢慢地这些事儿被山东巡抚阎敬铭听说了。阎老大暗想,这个张积中不会是真想学宋江吧,于是就派地方官去探探情况,最好是让他们全都下山来。结果张积中断然拒绝,据说还下令对着下山的官府人开炮,别说这火炮还真不是摆设,当场就造成了人马的死伤。阎老大收到消息后无名火顿起,当场给张积中的组织定性为邪教,是纠众谋乱,接下来师出有名,打你没商量。

  同治五年(1866年),阎敬铭带着数万大军包围了黄崖山,说你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搞的这些以我为看不见啊,你这是聚众谋反知道不,全都给我抓起来。

  张积中当然不服了,谁怕谁啊,干就得了。虽然三个黄崖村的民众全都提前招拢到山上来了,但终归人单力薄打不过正规军队,结果当然没有什么奇迹发生,二千多个门人弟子全部惨死,张积中全家人也自杀,这就是“黄崖教匪案”。

  有学者专门考证过,黄崖山上似乎住不下数万人,所以当时山上有数千人应该是最多了,理由很多,是从水源、面积、收入(包括田税、私盐、讲学等)综合起来分析的结果,这也和死了二千多人的数字能对得上。

  事后,有幸免的门人整理了张积中的遗著,包括《张氏遗书》、《张氏遗著三种》、《白石山房语录》、《白石山房文钞》等,作为门内讲学用的教材继续流传。
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
八零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中国道教也有趣更新,第八十二章 周太谷:太谷学派 以道补儒1免费阅读。https://www.ensotemple1.com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