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千年前的原始图形,
黄土之下埋藏着先民的线索,
能否解开汉字起源的远古秘密?
易泽身后,出现了许多考古学家发掘遗迹的场景。
从上个世纪开始,华夏考古学家们,不断在黄土之下发现史前先民的遗迹。
让人惊喜的是,遗迹之中不断出现的种种符号和痕迹。
这其中,会不会隐藏着汉字起源的秘密?
这其中,发现了有距今八千年的龟甲符号,距今五千年的大口尊,距今四千年的良渚陶符……
“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仰韶文化遗迹中,我们发现了许多带有特殊刻划符号的陶钵。”
易泽伸手,从身后的重重遗迹之中,取出一只陶钵。
随着镜头的拉近,观众们能够清晰地看到,在陶钵的口沿上,有着一个形貌规整的特殊符号。
X.
“这是英文符号?”
“别扯了,六千年前哪里来的英文,就是个×而已啦。”
“传下去,英文发源于中华(狗头)。”
“看起来也不像是文字啊,倒像是随手而为的记号,物勒工名?”
观众们的讨论热情非常炽盛。
他们感觉自己参与了进去。
相比较于单方面的灌输,这样边看边猜想的方式,毫无疑问的让他们更觉得亲近。
都是成熟的成年人,有着自己的思想了。
又不是小朋友,还需要别人来指手画脚。
即便是猜错了那也无妨。
知识嘛,猜测——假设——验证——猜测,本就是如此。
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。
“这些刻划符号,到底是不是汉字的雏形?”
易泽并没有故作神秘,而是在查阅资料之后,发现许多东西,业内也说不准。
而相类似的符号,在华夏大地上,还发现了许多。
甚至比半坡仰韶文化发现的刻划符号,更加的复杂。
那这些符号,是否真的和汉字的起源有关系呢?
如果说考古学上出现了什么人们不理解的问题,
如何解决?
发掘更多的遗迹,去对比验证。
正所谓用魔法打败魔法,验证考古学上的疑难问题,只能通过考古的方式去解决。
特别是这些还没有史书流传的远古时代。
“在仰韶半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神秘刻划符号,在经过后面的考古发掘,在商代也同样发现,甚至于哪怕到了春秋时期,在晋国的遗迹之中,也发现了相同的符号。”
易泽将数种符号全部提炼出来,做了一个简单地对比。
观众们很快就发现,这些符号,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几何形符号。
如果一种符号,在连续几千年的时光中同时出现,那意味着什么?
观众们已经理解。
这些刻划符号,并不具备传递或者表达意义的汉字功能。
恰如之前有观众提到的,类似于物勒工名。
或许,这不过是远古的祖先,为了区分和辨别所制陶器,在上面画出的简单符号而已。
与汉字的发展,并没有太大的传承关系。
“文字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,探索汉字起源的过程,也是探寻祖先精神世界、寻找本源的时光旅程。”
“而在余杭良渚文化之中,我们发现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玉器。”
易泽身边,出现了一只只精美的玉斧,玉璧,以及玉琮。
在这些作为祭祀用具的玉器上,有着清晰可见的各种刻划图形。
这些刻划图形,和齐鲁大地莒县出土的陶符,十分相似。
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,这些相似的符号,在不同的地域同时出现,意味着他们,或许就是当时通行的一种文字符号。
“很可惜的是,这样的刻划图形,太过于单一,并没有更多的连成一片,即单字。”
“像这样单薄的图形,很难让人们确信,这是否就是汉字的雏形。”
易泽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尽的遐思。
那一段失落的史前文明,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?
镌刻在陶器玉器上面的神秘符号,会不会就是汉字的起源?
如果是,那么为何这些符号并没有成群出现?
观众此刻也是心潮澎湃,议论不断。
“在一万年前,我们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,出土文物的精美,让我们不得不审视那个失落的世界。”
“可惜没有具体的记载,可惜了。”
“远古先民的智慧,在经历了时间的冲刷之后,已经成了难以理解的谜团。”
“一切都已经化作了尘土,吟游的诗人溶解在时光的长河之中,那些属于远古先民的辉煌,那些英雄的古老传说,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传唱?而曾经发达的部落,又会如何将自己的故事继续流传?这些,我们都不曾得知。”
“现在出土的文物大多都是单一的符号,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佐证。”
“说到底还是我们太要脸了,讲究真正的事实证据说话,西方人可没这种心思,他们没有证据就制造证据,也是不要碧莲。”
“西方造假的事情可太多了,他们标榜着自己是古文明的继承者,然而大家都明白,他们只是将神话传说当成了起源而已。”
“那我们不也将神农黄帝当做是起源吗?”
“。。。。。讲真的,知识贫乏不是最致命的,致命的是知识贫乏还要出来秀存在感。”
“我们有古老的遗迹作为佐证,有史书作为佐证,西方有什么?”
“遗迹也可以造假,史书不就是胜利者书写的东西吗?”
“你被洗脑的太严重了,这种错误的观点你是怎么好意思说出来的?”
“我只是提出合理的猜想和理论,你怎么知道遗迹没有造假?你怎么知道史书上记载的就是真实?隋炀帝千秋伟业,开科举,开凿大运河,宏图霸业都能够被人黑成暴君,还不是李二他们给黑的,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佐证吗?”
“这个……你是在哪里听来的?”
“哼,我在别的小说里看到的!”
“是不是还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?”
“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,我觉得很有道理,东林党人就是一群腐儒,干不了实事,可惜了崇祯皇帝天纵奇才,文治武功,居然被东林党坑死了,唉。”
“这个建议你还是少看小说吧……”
“辩论不过我就指责我信息的来源,你是什么牛马?”
观众们争吵了起来。
之后的话大抵就是什么帝国缝补匠,阿斗笑杀司马昭,郭嘉不死,卧龙不出之类的言论。
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对方笃定史书都是错误的东西,因为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。
弹幕争论不休,大有指点江山的意味。
易泽没有注意这些。
弹幕总会有着各种各样新奇的理论,早在他做视频的那一段时间,他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。
有时候无知并不可怕,
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才是可怕的事情。
而最可怕的就是,不仅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,还自我感觉良好,并不听取任何人意见。
这样的才是最为可怕的人物。
因为,宇宙都是围绕着他转动。
易泽身边的场景变幻的很快。
他这一次选择的表现方式,并没有以前的简单粗暴。
节目,应当有着启发人思考的作用。
而并非毫无下限的娱乐。
娱乐会让人爽快一时,却会让人空虚一世。
毕竟,人对于爽的快感,是有感觉阈限的。
当大量充斥着暴爽的东西涌入人的大脑,会让人在一瞬间获得极大地满足感,同时,也会变相的提高人对于爽的感觉。
就好比天天重口,等到吃到口味清淡的菜肴之时,就会感觉味如嚼蜡。
而且,习惯了短时间的酷爽,人就再也难以去体会其他的需要长时间才能品味到的美味了。
这也是许多关于历史类科学类东西,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原因。
并不是他们消失了,单纯的是因为,人们不在选择他们。
也因此,大量的历史类科学类视频或者作品,会加上许多趣味性的东西。
为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应该要知道的东西。
这也是很多节目为了吸引人观看,会选择任用许多美女花瓶的原因。
她们的业务水平或许不高,但是依靠着短裙丝袜加山峰,同样可以吸引到大批的观众。
在这个过程中,加上一些比较枯燥的内容,或者是一些趣味性的知识,总能够做到潜移默化的效果。
当然还是会有很多观众哆嗦了一下之后,就会觉得索然无味然后选择去打游戏。
都很正常。
说到底,还是人们的选择。
不过,这种选择,是可以人为控制的。
背后,会有一只手,一直不能说的大手,看似自我的选择,实际上都被精准的控制着。
易泽手中,多了一片薄薄的瓦片。
“四千年前,在齐鲁半岛的某个部落,有一个人,拿起了一块瓦片,在上面刻下十一个符号。”
“这个人是谁?为什么要刻下这些符号?这些符号的内容又是什么呢?”
“答案已经无人知晓。”
易泽微笑着,将这一片破碎的瓦片展示给所有的观众。
在这一片薄薄的瓦片上,有着十一个连续书写的神秘符号。
它,
是文字吗?
所有的观众内心都冒出这样的疑问。
随着镜头的放大和拉近,发现这些符号的书写方式,同后面常见的甲骨文有着较大的差异。https://ensotemple.com
这种差异,体现在它的笔画上,体现在它的线条上。
晦涩难懂的十一个字,连成了一句完整的话,但是这句话会是什么意思?
没有人说得出来。
“在我们探索汉字起源的过程中,考古发现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,就比如我手中的瓦片,上面的文字叫做丁公陶文。”
“那它到底是不是汉字的起源呢?”
易泽的话语中总是带着一种疑问的色彩,他停顿了有几秒,似乎是在等待着观众的回答。
观众们也在思考,有的说是,还有的说不是。
“不太像,和甲骨文长得不一样啊。”
“文字是在不断的发展着的,现在的简体字,以前的繁体字,都在进步,这会不会就是甲骨文之前的阶段?”
“我觉得不是,你们看这些符号的笔画,是连续着的,按照文字的发展顺序来看,似乎归纳不到一个系统之中。”
“说不定是哪个倒霉的穿越者回去留下的恶作剧,意思其实是某某到此一游?”
“哪有那么多穿越者?照这样说易泽也是穿越者了?别瞎搞,这是正经的节目。”
“我倒是觉得不像,这感觉就是一种方言,因为说的人少,所以没有继承下来。”
“有可能,就和现在语言类似,方言在普通话的冲击下不断地消亡。”
易泽等到了有五六秒的时间,期间目光中带着期许。
他不用去看观众的弹幕,他只需要表达出一种态度。
那就是我们一起去解开这些谜团,哪怕我已经知道了答案,但是大家一起参与的感觉,确实很舒服。
就像之前的国风盛典,一起参与进来,让观众也有一种参与感。
再等待了有几秒之后,易泽轻轻地摩挲着瓦片上的神秘符号。
这些尚且未曾被解密的符号,或者说意义依旧存在着争议。
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。
“这就是一种古老的文字!”
易泽非常肯定的说道。
不同于之前单字出现的符号,这一次,连续十一个字,并且笔画之中有着特定的规律。
这已经足够将之认作是具体的文字了。
但是这种文字,同汉字的起源有什么关系呢?
易泽继续说道:
“在探寻汉字起源的过程之中,我们能够发现的,其实并不仅仅是汉字起源的事情,这其中还包含着一些非华夏系统的一些族群部落的文字系统。”
“就好比即便到了如今,华夏大地上依旧会存在这一部分民族文字一样,文字是多元的,不论是现在,还是在古老的神州大地!”
在华夏的上古时代里,存在着夏族、夷族等多个部族。
在相互的交往征战之中,这些部族相互融合,逐渐的形成了如今的多元化的华夏。
而在汉字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之中,会不会也经历这样的融合和发展的过程?
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甲骨文,已经是一种极其成熟的文字系统。
那么在这之前,他的发展又会是什么样的?
往上回推一个朝代,在夏朝之时,文字的形式又会是什么?
这些来自过去的信息,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秘密?
……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八零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对话古今:我打造节目,国宝有灵更新,133 丁公陶文,文字多元免费阅读。https://www.ensotemple1.com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