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零小说网>历史小说>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>第154章 十月初八
  晚秋时节,金风送爽。和煦的日光透过高墙乌瓦照耀在县衙庭院,草木萧疏,松柏独存,在这煌煌县衙府苑内,显得古朴清幽,却也别有一番诗情画意。

  偏厅一侧,林迎与杜县令相对而坐,不断举一反三,恍惚间忘记了时间流逝。

  一旁的宋教谕忍不住打断道:“你们两个今日刚完成拜师礼,往后有的是时间传授学问,今日天色已经不早,要不就此打住如何?”

  林迎这才发现天边的晚霞已经烤红了半边天,与杜县令对视了眼,两人都是会心地一笑。

  宋教谕见状含笑摇头:“你们两个就该是师徒!某些方面倒是颇为相似!”

  “哈哈哈,让兄久等了。”因为刚刚收了让人满意的徒弟,杜县令心情大好。

  林迎也朝宋教谕行了一礼。

  宋教谕摇摇头,笑着对林迎道:“明序,今日你既拜了县令为师,这师徒名分一定,以后还需勤加走动,于学业也是大有裨益,至于县学那边,自有老夫替你担着,加之你已升入崇志堂,点卯之事宽松,往后权当肄业而学即可。”

  所谓肄业,放在现代词境下指的是具有正式学籍但中途退学,或完成了教学计划但不足以毕业者。

  如大学只读了两年退学,就可说是曾在大学肄业两年。是非常典型的劣等生所属。

  但古代肄业则并无此义,古人书中所学之文字,谓之业,习之曰肄业。

  肄业乃修习课业之义。

  当然通常情况下,习字含有自习、巩固的意思,领会消化由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,是为学,学的双方便是老师授业和学生受业。

  孔子说:“学而时习之”,便是强调了学与习的差异,学了之后时常温习,方可知新。

  所以肄业,通俗的说,就是主要时间为课后自习。

  正如县学生员,入庠后师长起到的最大作用还是布置学业任务和起到考核监督。

  县学时常举办各类辅导课,就跟上补习班一样。

  学生的进步与否,主要在于自身是否充分利用了县学的资源。

  所谓生员入庠,肄业而学,正是恰如其分。

  对于林迎而言,未来还是要走科举这条路的,因此由县学入太学这条路只能是作为补充,如今宋教谕准许他多到杜县令这边习读经典,他自然是求之不得。

  拱手道:“学生谨记,此后必当日拱一卒,功不唐捐,只是如此就要多叨扰杜师了。”

  “无妨无妨,老夫欢迎之至!”杜县令面带笑容地说。

  有一个天资聪颖,且认真好学的弟子,任何做师父的都不会觉得累。

  林迎越是用功好学,他越是高兴。

  恨不得倾自己全力将所学传授,哪会觉得是被人叨扰?

  见今日天色不早,林迎便与宋教谕一同离开了县衙。回去的路上,宋教谕再次叮嘱了林迎要多向杜县令请教学问,毕竟这样的机会不是什么人都有的,林迎有幸拜入杜县令门下,这是何等幸事。

  林迎点头称是,心里也是十分高兴,当然他也知道,自己能拜杜县令为经师,宋教谕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,因而打心底里他对宋教谕也是非常感激与敬重。

  两人回到黉学,便在学宫门口分道扬镳。看着林迎慢慢走入居仁斋,宋教谕看着他的背影久久凝视,心里忍不住感慨起来。

  好一个年少当时,意气扬扬啊,当年自己若有这番机遇,也有一个曾经的庶常馆庶吉士肯教,怕也不是今日的样子了。

  虽然终由“选贡”一途出仕,并做到了现在的教谕,但不是“正经”科举出身,还是令他留有遗憾。

  这辈子怕也只能止步于教谕这一职了,到州府混个学正、教授都够呛。

  唉。

  宋教谕叹息了声,转头往教谕厅走去。

  而林迎则怀着激动心情回到房舍,意犹未尽,又取出《左传》看起来。

  此时艾金良和吕秀才正在位上一个习文、一个练字,两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事情当中,林迎超然物外,脑海中浮现杜县令的授课内容,那真切的感受,令他神游太虚一般,一副跌宕起伏的列国史诗便在他的脑海中呈现。

  春秋是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期,这一期间,周王朝礼制崩溃,春秋之始,诸侯僭越,春秋中期,大夫专政,而到了末期,则是纷扰纷至沓来,国与国彼此摩擦不断。

  如城濮之战、崤之战、泌之战、鞌之战、鄢陵之战等,《左传》撷录往往精华,引人入胜而又发人深省,常为后人所讽咏。

  这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变革期啊。

  往后的日子,林迎便时常往县衙跑,而他与杜县令师徒情分已立,杜县令虽然平日繁忙,但也会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专门对他进行经文辅导。

  如此,林迎在本经方面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。

  这让杜县令这个师父又惊又喜。

  学宫方面,因为已经升入崇志堂,林迎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本经上,点卯之事自然有所不及,但好在有宋教谕打过招呼,且林迎也没有荒废学宫的资源,各项课业虽然无法场场到场,但考核之事却没有一次落下。

  各科教员都欣然接受。

  事实上不止是林迎,升入崇志堂的不少生员,对点卯之事也开始疏忽了。

  教员们习以为常,也知这些秀才有自己的事情要忙。

  肄业而学嘛,只要能过考核就行了,教员们也乐得轻松。

  凡请假的,也都允了。

  ……

  时间眨眼就到了十月初八。

  此时历法上已经跨过立冬,正式进入冬季了。

  前一阵子一波冷空气侵袭南下,给古朴的青川县城蒙上了一层氤氲之息,河面上水草褪去绿色,一派萧瑟景象。几只黑嘴的鸭子正不断往水里探着脑袋,捕食些小虫小虾之类的东西,依旧充满活力的样子。EnSotEmplE

  这要是放在原来的时空中,这一年应当是1505年,明朝的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便是在这一年驾崩的。

  然而在当下的时空,大周王朝的第十一任皇帝——宣沣帝柴政熠,却还正值当年。眼下是他坐天下的第六个年头。

  宣沣帝是从其父亲手中接过整个王朝的,登基前的宣沣帝于幼年时便被立为太子,等待二十六年后先帝驾崩方才登上皇位,如今三十有四的他,亦如其父亲一般英明宽仁,勤于政事。

  毕竟大周朝已享国超两百余载,民间各类矛盾也在积蓄当中。

  当政者,如不能尽力化解,则必遭反噬。

  从这一点上讲,皇帝压官,官压民,而朝廷如果做不好,民又反过来会推翻皇帝,为了不遭民意反噬,皇帝必须站在百姓的一边,打压官员,两者是有共同利益诉求的。

  当然,或许是家学渊源的缘故,柴氏皇族似乎都颇为懂得如何当皇帝。

  起码大周朝的已有十一任皇帝中,历代多贤主,似乎都懂得“损有余而补不足”的道理,对门阀士绅巨贾多有打压,并建立了不少针对鳏寡独孤废疾者的救济制度。故而此时的大周朝虽然国祚弥久,但依旧尚可维持清明的风气,朝廷亦是多名贤俊彦。

  加之近来十几年可谓是风调雨顺,故虽然在位才仅仅六年,但宣沣帝在民间已然有了明君的称谓。

  今年的十月初八,蒋家来说,是个好日子。

  门墙涂抹一新,彩绸随风飘扬,几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。红色的双喜字,也被贴在院落较为显眼的位置。

  今天是大表哥蒋武成亲的日子。

  为此,远在乡下的外公徐老汉和外婆王氏,连同舅舅一家、林迎一家,还有小姨一家都齐聚县城参加婚礼。

  林父林母自然也是带着全家到来的,就连怀有身孕的两个儿媳,在她们情况允许的情况下,也都赶到了现场。

  不大的院子,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。

  “芊芊,你小心一点。”林迎牵着妻子的手站在队伍后面,接亲这种事虽然热闹,但见得多了,人的精神也就疲了,林迎还是比较在意妻子的身体。

  “知道了夫君,没事的。”孟芊芊含笑地道。

  虽然林迎已经考中了秀才,照理她应当称呼相公,但喊“夫君”习惯了的她,还是更喜欢“夫君”这个称呼,不知为何,总觉得相公这个词难以脱口,只在床笫之事时,她才会含羞地喊上几句。

  此时的蒋家,人人都带着喜色,不少街坊也自发地过来帮忙。

  高堂上,一番打扮穿上崭新喜服的大姨夫和大姨正满脸挂笑,等待着新人们迎亲归来。

  他们边上则是蒋武的祖父和祖母,是两位和蔼的老人,今天终于可以看到他们大孙子娶亲了。

  吉时到,远方传来迎亲归来的唢呐声,人群涌动,几个贪玩的小孩已经跑到了院子外面,探着脑袋打量着归来的队伍。

  那吹吹打打的,好热闹啊。

  小孩们心里想着,马上可以开席了。
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
八零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更新,第154章 十月初八免费阅读。https://www.ensotemple1.com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